平阴县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推进全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根据团市委相关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平阴团县委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思路
为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农村青年分布聚集新特点,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社会使青年怎样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团组织”的原则,依靠组织格局创新后形成的乡镇团的委员会,建设由乡镇内多个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的“大团委”,继续着力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继续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建设,发挥乡镇作为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作用,努力使农村团的建设和工作融入农村青年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农村新型生产方式之中,融入农村青年致富追求之中。
二、目标任务
以乡镇为重点,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青年聚集方式和载体建团建设直属团组织,按照平均1名乡镇专兼职团委成员负责新建不少于2个直属团组织、1个乡镇新建不少于20个直属团组织的工作标准,力争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绝大多数乡镇完成实体化“大团委”基本组织体系建设。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是以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团的委员会为主体,由镇区内依托区域性、功能性聚集载体建立的大量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乡镇团委。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既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工作,又直接组织、联系、团结镇区内的农村青年;既有专兼职相结合、编制内外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领导机构,又有镇区内以区域划分、功能性划分建立的各类直属团组织,如学校、机关、商业、工业、农业、居住社区、文体、社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委(总支、支部)等。
三、工作内容
(一) 大力建设乡镇团委直属团组织。运用镇区内青年生产、工作、生活、学习形成的社会化聚集方式,按照区域性聚集载体(商业街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农业产业化基地、居住社区等)和功能性聚集载体(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延伸服务单位、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文体兴趣组织、大学生村官组织等)两种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团组织,力争实现全覆盖。乡镇直属团组织的形式、名称(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设定。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可由乡镇团委委员兼任,也可选拔思想认识高、热爱团的工作、组织能力强的青年党团员兼任。新建的直属团组织由乡镇团委管理,与村团组织是并列关系;已有的团组织按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思路进行系统梳理,不改变原有隶属关系,可实行双重管理;对于农村流动团员,可根据其工作或生活的聚集方式参加多个团组织的活动,实行多重覆盖。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团建工作。认真落实团中央《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工作的有关意见》,既要注重抓好已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范化运行,增强组织活力,又要把握规律特点,找准工作路径,通过借助党建成果建团,依托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服务机构,选树示范示范社带动建团以及联合建团等方式,着力扩大团建覆盖面。团组织建立后,规模较大的可隶属于团县委,规模不大的隶属于乡镇团委或村团组织。
(三)灵活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加强直属团组织工作内容设计,结合农村青年的核心诉求,找准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根本功能与共青团组织根本任务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直属团组织要加强基础团务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原则,重点开展文体类、技能培训类、公益服务类、就业创业类等农村青年喜欢的活动。要保证必要的活动频次,每个月都要开展至少一次活动,活动要首先体现组织存在,然后体现组织吸引力,再体现组织的引导。
四、推进步骤
(一)部署阶段(2012年11月底前)
团县委针对乡镇产业特点、社会结构、农村青年聚集区域、活动方式等情况开展调研,掌握乡镇青年地域和行业分布、流动规律、数量和需求等关键问题,切实摸清工作底数。对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团委班子构成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团委委员变动情况,提出补充配备方案。精心制定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二)推进阶段(2012年11月底至2013年2月底)
在县级层面上,选择孔村镇为示范乡镇,探索总结发挥乡镇主体作用、推进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经验。在抓好示范的同时,注重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形成有规律、可操作的工作流程、案例或菜单,加以复制和推广,整体推动工作进展。适时召开调度会、推进会,把握工作进度、查找薄弱环节、强化推进措施。紧密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主动搞好与村级党建在工作空间、工作内容、干部力量上的结合,重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推动团的工作在村级末端见到成效。结合我省前期开展的选派涉农金融机构优秀年轻干部到我县团委挂职工作,充分发挥挂职金融干部作用,推动农行、农信社、邮储银行驻乡镇机构的直属团组织建设。争取农业、供销、邮政、电信、公安、工商、卫生等系统支持,力争统一安排各系统在乡镇一级机构的建团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3年3月底前)
2013年3月底前,认真梳理我县在乡镇建设了多少团组织,覆盖了多少农村团员,联系了多少农村青年,形成工作总结,逐级上报。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团县委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乡镇团委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团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团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乡镇团委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工作任务。
(二)调查摸底科学推进。各乡镇团委要按照青年兴趣爱好组织、协会等各类青年自组织,非公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获得小额贷款的创业青年所创办的实体企业等不同类别,对辖区内农村青年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准确掌握青年群体数额、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等情况,为科学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团县委将充分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指导督促乡镇团委开展好工作。乡镇团委要根据地方实际,坚持一团一策的原则,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各项工作。
(四)选树典型有序推进。各乡镇要结合区域、青年特点,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团建品牌,如文体活动、技能培训类、公益服务类、就业创业类的活动,对于新建的有“品牌”的团支部,团县委将选其为典型,以现场推进会、选设示范点的方式选树几个优秀典型,树立平阴县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品牌组织和品牌活动。
(五)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全县共要建立120个团支部,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将分批完成任务,今年年底前,建成96个团支部,完成全县任务数的80%,明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各乡镇团委要结合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本地的阶段性工作任务,确保半年内完成全县新建120个团支部的工作任务。
(六)狠抓实效规范推进。新建团的直属组织不是空口号,也不是空架子,要将此项工作做到实处,新建团组织要达到“四个一”的要求,即:有“一个阵地”,采取多种途径建立团的宣传和活动阵地,团组织标识明显;有“一次活动”,结合支部实际开展活动,活动频率不少于每月1次;有“一个制度”,要建立团支部工作和活动开展机制,使工作和活动常态化。团县委将定期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工作扎实、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在政策、资金及表彰奖励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工作拖沓、任务完成不及时的,进行批评通报。
|